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中西部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所在的古尧都临汾市,是华夏 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学校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地域资源优势,使浓郁的地方文化和教师教育、基础研究、服务区域发展构成了学校的四大办学特色。
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5000余人,研究生3100余人;学校设有20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17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20个二级硕士学位点,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1个二级博士学位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教学科研设施完善,建有戏剧戏曲、三晋文化、黄河民俗3个博物展馆。学校承担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3门省级精品课程,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60名。其中,博士、硕士生导师43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7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50人,国家杰青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1人,省级教学名师22人,共有20余人入选山西省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山西省新世纪学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提升学科和科研水平,已培育出一批特色和优势明显的高水平学科群:以戏曲文物研究为代表的地方文化学科群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以化学学科为代表的基础学科群在同类学科中显现出明显优势,理科综合排名进入全国百强;以教育学科为代表的品牌学科群更是在山西教育事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组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大分子科学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科技应用研究中心等四个跨学科研究平台,学科资源进一步优化,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凸显。
学校主办有一批国内外影响广泛的报纸期刊。《中华戏曲》是海内外戏剧戏曲学界有广泛影响的辑刊之一;《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是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报》和《英语周报》享誉海内外,是家喻户晓的"中国驰名商标"。